西部品牌网

市监人的“十四运” | 全运会“守仓人”的“零”目标——访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十四运会驻食品总仓保障团队
时间:2021-08-24 09:50:1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西安广播电视台

  8月18日上午9时许,西安城北,十四运会西安市食品总仓的门口,记者的核酸检测日期超过72小时的进仓规定。8月20日下午4时左右,西安城南,十四运会陕西省食品总仓的入口处,记者的衣着不符合进仓规定。

  持着最新的核酸检测报告,更换符合规定的服装,最终完成对两座食品总仓的实地探访后,返程的路上,回顾当天的采访经历,钦佩总仓防疫安保措施严格之余,对全运会“守仓人”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一路下来,记者不由得啧啧赞叹。

  王旭的一席话,不经意间,透露出“守仓人”工作的特殊“温度”。

  8月20日下午1点刚过,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港务浐灞分局驻十四运会西安市食品总仓食品安全保障团队(简称市总仓保障团队)验收组的王旭以及运营商工作人员,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一起,依次进入市总仓常温库、冷藏库和冷冻库,开始每日总仓食材的巡查工作。

  单衣单裤进出25℃左右的常温库,记者丝毫没有感觉不适。在冷藏库门口登记时,工作人员善意提醒记者,上身防寒服、下身单裤,在库里面待不了多久。果不其然,从1℃到5℃的冷藏库出来,记者赶忙穿上厚重的防寒裤,才能从容地走进-18℃到-22℃的冷冻库。

  经历一番“冷酷”体验,走出库房,看着记者雾蒙蒙的眼镜片,王旭平静地说,“我们保障团队8位成员,每天都要对库存食材进行巡查,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挨个经历25℃、5℃和-18℃三种不同温度的环境考验,冷藏库的温度还可以忍受,冷冻库的低温身体很难扛得住。”站在地面温度35℃的食品总仓园中,记者似乎还能感受到前一刻零下20多度低温的凉意。

  此刻,低温库接驳月台外边,一辆冷链运输车正在卸货。“每一车食材入库时,监管人员都要仔细查验、逐一核对食材的订货通知单、供货方营业执照、产品许可证、食材装车清单、随车人员信息证明、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等,不让任何一个问题食材入仓。”看着这辆运输车,市总仓保障团队负责人白新华告诉记者,“8月5日,市总仓接受第1批运动员非五类食材。今天,接受第111支单品食材,也就是眼前的这117箱巧克力。16天的时间内,我们总计接收了160多吨运动员非五类食材,市食品总仓的接货任务已经圆满结束。”

  聆听黄昱的讲述,感动之余,透露出“守仓人”工作的特殊“长度”。

  8月20日下午4点左右,从西安城北的市总仓赶到西安城南50公里外的省总仓,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驻十四运会陕西省食品总仓食品安全保障团队(简称省总仓保障团队)验收组的黄昱正带领着验收组接收新到的运动员食材。

  黄昱介绍,省总仓接收的食品品种为运动员食用的猪牛羊肉、禽类、蛋奶、水产品、香料调料及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等食材,也就是运动员的“五类食材”。省总仓作为全省“五类食材”存储、流转的唯一承载场所,保障任务重、强度高。

  进入省总仓卸货月台里面,省总仓保障团队人员和运营商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接收环节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问。“安保人员验收通过后,我们食品保障团队需要再次复检,仔细核对8种文件后,才能下达卸货指令,同时在食品整理区查验食材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标签、感官等指标,最后才能签字入库。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小时。”黄昱回答。

  “最长的食材接收过程花费了多长时间?”记者问。听到这个的问题,已经入驻省总仓保障团队40天的黄昱向记者讲述了一次“漫长”的接收故事。

  8月13日上午9点左右,黄昱接到信息,从陕西榆林出发的冷藏车载着8吨羊肉预计9小时后抵达省总仓。然而,姗姗来迟的这批羊肉食材当晚11点50分才来到省总仓入口处。经过安保组查验后,停到总仓接货泊位上时,已是8月14日零点30分了。

  白天,省总仓保障团队早已做好了接货部署;凌晨,省总仓保障团队验收组的秦军荣和秦伟,立即展开了有条不紊的卸货验货流程,“车辆号牌陕URF273,封签编号XA14827,经过检查,与到仓信息完全一致,可以开启封签。”总仓外边万籁俱寂,总仓里面却依然喧闹。保障团队成员对羊肉食材的随货资料、包装标签、数质量等项目进行细致查验,每一车、每一箱、每一件、每一张单据,逐一对应审核。当最后一件货签字进入待检区时,已是8月14日凌晨3点30分。忙碌了大半夜的“守仓人”,疲惫地回到家中,已是晨光熹微之际。

  “省总仓保障团队验收组5个人,24小时值班,只要有货到仓,我们就要进行验收保障,40天里没有1天休息日。从7月12日第1次收货到今天为止,省总仓累计接收猪牛羊肉、禽类、水产品、鸡蛋共计约426吨,完成率70.11%;调味料7419箱,完成率超过116%。”省总仓保障团队负责人胡涛说。

  两位团队负责人的话语,欣喜之余,透露出“守仓人”工作的特殊“韧度”。

  城南城北,两座总仓,两支团队。面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的采访,两位团队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各自团队的成长。

  “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有市局的也有分局的,短短16天时间,成员从起初‘我只负责什么,只做什么’演变成‘我应该去负责什么,主动要做什么’。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意味着一支队伍战斗力的真正形成。”白新华对即将到来的食材配送任务,充满了信心。

  “40天来,验收组成员工作到凌晨以后,已经成为工作常态。大家不讲条件,毫无怨言,特别能吃苦,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工作。这种对工作赤城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必将成为团队后续工作持久的动力之源。”谈及自己的团队成员,胡涛暖意满满。

  离开食品总仓之际,全运会“守仓人”的一席共同话语,在记者心中久久盘桓:全运会“守仓人”的坚守与付出,只是为了保证在整个体育盛会期间,实现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两个零发生目标。